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

好書推薦5

杉浦康平 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



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

好書推薦4

神遊 . 物外 . 陳庭詩 :


好書推薦3

幾米*The Starry Starry Night : 星空

好書推薦2

東方魯班公。西方達文西

魯班,姓公輸,名般,字若,春秋末期魯國(今曲阜)人。因是魯國人,“般”和“班”同音,古時通用,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。
魯班,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(公元前507年),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444年)以後,生活於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。魯班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族-公輸族,是中國古代有史書記載最早的能工巧匠和創造發明家之一,古籍上有“古之巧人”,“至巧”之稱,其事蹟散見於“禮記‧檀弓下”,“戰國策‧宋策“,”墨子‧公輸“等處。
魯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,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,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。
魯班並且發明了許多造木工具,如刨,鑽,鎧(一即石磨),鏟及鋸子。據說魯班發明的鋸子,是因為他被茅草割傷了皮膚而觸引起他的靈感。他發覺割傷他的茅草旁邊有許多小齒,於是他就依此而發明了鋸子。
墨斗線端的那隻鉤和在刨木凳上的那塊木楔,也是魯班所創造的傑作。據說在這兩樣東西未發明前,魯班每做木工,都要母親持著墨線一端,才能把墨線彈在木料上。他覺得很不方便,於是想出了在墨線端加上一隻鉤子,鉤著木料彈墨線的方法,用以代替母親的工作。後來木匠們為了紀念魯班的孝行創造,把那墨線端的鉤,稱作“班母”,又稱“母鉤”。
魯班在刨木時,起初也叫妻子扶住木料,以免木料滑動,後來他感覺到妻子有主持家務,侍奉翁姑,教養兒女的責任,如果再要她協助工作,未免費時失事,因此之故,他想出了一個辦法,在刨木凳上釘上一塊木楔,頂住木料,不必再需要妻子幫忙,此後木匠們又稱這個木楔為“班妻”。另外現在木工用的尺稱為“魯班尺”,據說也是魯班發明的。
魯班的妻子雲氏夫人,也不讓丈夫專美,她也是一位有發明創造的女工匠,我們天雨時的恩物雨傘。就是她所發明的。說起來魯班也改革過鎖,機關設在鎖裡面,要用鎖匙才可開。
魯班一生很注意對客觀事物的觀察,研究,注重實踐,善於動腦,他受自然現象的啟發,在建築,機械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。他的發明創造很多,“事物紺珠”, “物原”,“古史考”等不少古籍記載,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。“孟子‧離婁”說:“公輸子之巧,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” ,可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“規”與“矩”。現在沿用的曲尺,可能就是魯班在“矩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,現代木工稱它為“魯班尺”。
又如墨斗,刨子,鑽子,以及鑿子,鏟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。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,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,勞動效率成倍提高,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。另據“世本”上記載,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。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,各鑿成密布的淺槽,合在一起,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,就把米麵磨成粉了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磨,在此之前,人們加工糧食是把穀物放在石臼裡用杵來舂搗,而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做旋轉運動,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,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,提高了生產效率,這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。魯班發明磨的真實情況已經無從查考,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,龍山文化時期(距今四千年左右)已經有了杵臼,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磨,是有可能的。
兵器方面,據“墨子‧公輸篇”記述,魯班曾經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“雲梯”和水戰用的“鉤強”,在戰爭中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。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。“墨子‧公輸”記載:“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,成。”,“戰國策‧公輸盤為楚設機章”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:“聞公為雲梯”。二者皆證明魯班造雲梯的事蹟。鉤強也叫“鉤拒”,“鉤巨”,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。據“墨子‧魯問”記載:從前楚越水戰,因“楚人順流而進,迎流而退,見利而進,見不利則其退難。越人迎流而進,順流而退,見利進,見不利則其退速“,致使楚敗於越。楚為改變這種戰局,在魯班初到楚國後,就首先讓他製造了這種兵器,對敗退的敵船能鉤住,對進攻的敵船能抗拒。在建築和雕刻方面,魯班的貢獻也很多。“述異記”上說,魯班刻製過立體的石質九州地圖。
另外,據“墨子‧魯問”記載:“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,成而飛之,三日不下。”這裡提到的木鵲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。魯班不愧是中國古代一位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。二千五百多年來,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“祖師”,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。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,成而飛之,三日不下。“這裡提到的木鵲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。魯班不愧是中國古代一位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。二千五百多年來,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“祖師”,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。
魯班不愧是中國古代一位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。二千五百多年來,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“祖師”,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。

圖解達文西天才發明
  達文西隱藏了什麼秘密?事實上,他的秘密有很多很多。我們毋需進入虛幻的世界,只要看看他的手稿、那幾千張機械和零件繪圖,就可以一窺究竟。這些圖稿,有些是簡單的速描,卻經常被誤以為神秘至極;有時候,這些圖稿則是完全無法理解的天書。達文西的秘密,在這本書裡以全新的方式得到破解。兩位熱情投入虛擬實境(以及達文西研究)的設計師,用電腦圖像和3D技術,重現達文西的天才發明。他們根據達文西手稿中的描述和繪圖,輔以數位技術,將達文西設計的裝甲船、絞盤、飛行獸、武器、工具機和水力機械,完整地躍然紙上,功能裝備一應俱全。研究工作和知識開發,講求的是思考的解構和重建,同時需要多年的理論與應用經驗。如今,這些研究結果,開啟了一扇新的門窗,讓我們更能了解達文西那些為人知及不為人知的各種發明。所有的秘密,都藏在達文西手稿的符號和繪畫之中,一起去探索這位大師的想像發明吧!
本書特色
透過名畫「蒙娜麗莎的微笑」、「耶穌的最後晚餐」等,你知道達文西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。
  看過他的人體透視圖,我們在驚嘆中得知他是一位醫學家。但是,你可能沒想到500年之前,達文西就對於現代化的機械有所發想:飛行機械、自走車、殺人武器、印刷機、舞台裝置、圓規……,令人驚訝的是眾多現代機械設備的發想都來自於達文西的設計草稿!!
本書由世界知名的李奧納多.達文西的研究專家與兩位國際知名的電腦圖像繪圖專家聯合著作。 史上第一本將達文西的32張發明手稿以電腦圖像作視覺性解說,讓您一窺天才發明作品的真實樣貌。
  世人皆熟悉達文西的畫家面貌,提到〈蒙娜麗莎〉、〈抱銀鼠的女子〉與〈最後的晚餐〉,可說是無人不知,但達文西另一面你可能還很陌生,從他留下的大量手稿可發現,他同時是博學家、科學家、數學家、工程師、發明家、解剖學家、雕塑家、建築師、植物學家、音樂家和作家。因《達文西密碼》而廣為人知的〈維特魯威人〉,其實就是達文西在研究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的學說之後,所留下的完美比例人體圖像;此外,他還為紡織業製造紡織機與加熱鍋爐的火鏡、參與了米蘭大教堂尖塔的建築、設計舞台用的天使翅膀與機械鳥;他研究流體力學與機械力學發明了水閘、起重機、自走車等機械,也曾製作可行走的機械獅子獻給當時新上任的法蘭西斯一世;他還以自然為師,觀察鳥類、蝙蝠、風與水流,創造出滑翔翼等飛行機器,甚至設計出攻擊武器與防禦設備,還有能刺探敵方軍情的風箏;從達文西留下的溫莎頭骨素描、〈最後的晚餐〉、〈安吉里戰役〉與建築設計圖,都可看到他對幾何學的精湛演繹。
  從達文西的手稿除了看得到他的發想思路,還可領略他的壓抑與孤獨。認為「理解的快樂是至高無上的喜悅。」(The noblest pleasure is the joy of understanding)的達文西,窮盡一生追尋藝術之美與自然真理,從中獲得極致的滿足;但另一方面,他害怕發明遭人竊取,掛慮自己會得罪當時反制科學的羅馬教廷,因此習慣以字型正確但左右完全相反的鏡像文字來記錄研究心得。達文西手稿上的研究成果開啟了後世許多發明的先河,這點著實令人驚嘆,但以顛倒方向的文字書寫仍能保持思緒順暢,也讓人感嘆達文西的天分無人能及。
  達文西共留下一萬三千頁左右的筆記和素描,主要可分為大西洋手稿(Codex Atlanticus)、溫莎手稿(Windsor RL)、阿朗戴爾手稿(Codex Arundel)、佛斯特手稿(Forster Ms)、馬德里手稿(Madrid Ms)、巴黎手稿、哈默手稿(Codex Hammer)、提福茲歐手稿(Codex Trivulzianus)與鳥類飛行手稿(Codex on the Flight Bird)等。其中保存於米蘭安布羅西亞納圖書館、長達1119頁的大西洋手稿,於2009年9月在義大利首度公開展覽,涵蓋的研究領域包括:飛行、武器、樂器、數學等研究心得及草圖,被視為最具研究價值的達文西手稿。
  世界首富、微軟總裁比爾蓋茲也極重視達文西手稿,他看到了達文西對於未來世界的影響,基於教育理念,在1994年斥資3080萬美元(約10.2億元台幣)買下哈默手稿(原稱萊斯特手稿,Codex Leicester,其內容包括解釋化石如何形成的造山運動原理與潛水艇戰爭,僅一年一次在特定國家展出。)2007年還與大英圖書館合作,將該館收藏的阿朗戴爾手稿與哈默手稿轉為電子檔並建置於網站上,供民眾上網瀏覽這些原來僅少數學者有幸接觸的珍貴手稿。
  達文西一生對藝術與科學貢獻良多,自然是學者探索追逐的對象,卡洛.佩德瑞提(Carlo Pedretti)畢生致力於研究達文西,他為了讓世人了解這位具有「阿基米德的創造力」的藝術巨擘,如何從一個貧困的公證人私生子,如何從缺乏正式學術訓練的工坊學徒,爬升為對後人影響甚鉅的大師,並展現達文西更完整的成就面向,特別從上述九大手稿中嚴選140幅達文西最具代表性的手稿,讓大家能一次看盡達文西在飛行、建築、天文、軍事、水利、藝術的超凡創造力。現在,就請進入本書,一同破解天才達文西的思考密碼吧!
許多研究達文西學術成就的學者主張,達文西師法大自然來研究飛行,是在他移居米蘭後才開始的,但事實上,他在佛羅倫斯時期留下的烏菲茲(Uffizi)手稿中,就為一個舞台角色設計了蝙蝠翅膀,在牛津手稿(folio in Oxford)也可看到仿造蜻蜓翅膀所繪的單翼機具。只不過,在此時期,達文西設計機械翅膀的目的並不在於飛行,而是為了給劇場觀眾創造驚奇。
  一四八三年,達文西遷至米蘭,為史佛薩公爵效力。公爵讓他使用舊宮殿(Old Court)的部分空間,他便在此一面建造紀念公爵父親的銅馬雕像,一面在舊宮殿裡測試飛行機器。這時期的達文西可能想彌補他在理論背景上的不足,因此致力於鑽研解剖學、機械學、人體力學、物理學與平衡理論等,他在早期熱中、重視的動物觀察,在此時期漸漸退居次要地位。學者經常用「ornithopter」(撲翼飛機,ornitho為鳥類之意)來指手稿B裡出現的飛行機器,其實有點言過其實,因為這部機器只有翅膀和腳架是模仿自動物的身體,其餘構造多半屬於人體力學和平衡比例的應用。
  到此時為止,達文西對於以人力飛行的各種問題,似乎都是獨立解決,比方說,為了解決力學的問題,他設計出飛行船;又為了解決平衡和飛行操控的問題,設計出駕駛員平躺在機艙的飛行裝置。但因為缺乏整合,很難發展出單一、完整而精確的設計。在主動式飛行上碰壁之後,達文西找到另一個替代方案,他從迎風飄舞的種子,領會滑翔的概念,設計出借助風力做被動式飛行的機具。
  一四九九年,法國軍隊入侵米蘭,史佛薩公爵失勢,少了公爵的資助與庇護,達文西於一五○○年回到佛羅倫斯。在這段期間,他希望自己設計的飛行機器,不僅能在運動時保持平衡和靈敏,也能產生足夠的動力來振翅升空,因此他又擱置理論,重新向自然界的動物尋求靈感。他積極地觀察並複製鳥類的飛行動作,為了突顯人類飛行與自然生物飛行的關係,還將自己所發明的飛行機器稱為「鳥」,把控制翅膀的操縱桿叫作「神經」(nerves),把翅膀末梢稱為「指頭」(fingers),想當然耳,飛行機器的構造也與鳥類翅膀極為相似。他也承認鳥類具有駕馭風的智慧,認為人作為飛行機器的靈魂,應該在技術上模仿鳥類。
  達文西一直到晚年都沒有放棄飛行的夢想,然而,他放棄長久以來知行合一的態度轉而投入純理論的研究。他深入探究風的科學,以及鳥類的飛行、解剖學與動物行為學。雖然投注四十年的心血,他終究未能實現翱遊天際的夢想。一九○三年,萊特兄弟利用引擎推進的飛機試飛成功,達文西如果站在現代飛機面前,一定會很失望;飛機的機翼僵硬,不像鳥類的翅膀可以伸縮、有關節可以彎曲,機身內還有自動引擎裝置,對於這些他可能都無法接受,但也正因為他一心一意模仿大自然,才導致他的絕望。
  飛行是達文西畢生的研究重心之一,想拼湊這位全方位奇才的完整圖像,飛行這個領域將是非常重要的一角。本書從鳥類飛行手稿(Codex‘On the Flight Birds’)、巴黎手稿、大西洋手稿(Codex Atlanticus)、佛斯特手稿III (Codex Forster III)、提福茲歐手稿(Codex Trivulzianus)、馬德里手稿I(Manuscript Madrid I)等達文西手稿中,精心挑選出一百三十餘幅珍貴手稿與精采圖像,首度依照時序有系統地呈現達文西的飛行研究,為你細細爬梳達文西對於飛行夢想的堅持和失落。





好書推薦1

全球平面設計頂尖創意

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

守著時光...守著您 - 商設系友之光部落格

在工作之外特返母校選修課程
將所學,利用夜晚時光製作 商設系友會 部落格
正式公開 :http://cdglory.blogspot.com/2009/09/90.html

苦盡甘來感念苦!苦中作樂樂無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