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

論文方向: 文創字學在視覺設計、創意、藝術之研究

研究動機:
1.台灣保有漢文字的傳承與運用
2.文字是溝通之key,六書是文字創造之始, 體悟真理運用未來
3.圖文同源,設計、創意、創新、藝術之整合
4.姓名學,開運商品之研究

文獻探討:
案例一
應用六書原理來激發產品構想發展與探討 國家圖書館--全國博碩士
研究生 林漢裕
指導教授 莊明振
 中國文字是一種形的文字,其文字的構造(造形)法則,根據東漢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的整理和歸納,可分為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、轉注、假借等六書。工業設計有很大部分也是在做造形的工作,在造形產生的方法上,會與文字的造字方法─六書有些共通之處。例如:常見的仿生造形與六書中的象形,其所使用的造形手法相似,而產品語意則和指事的手法相近,組合性的產品又和會意有同工之妙……等等。因此,本研究嘗試以工業設計的觀點重新詮釋六書,藉由文字構成的方法,整理出一套有系統的,可以激發更多產品造形構想的法則。本研究共分四個部分:第一部份先探討整理中國文字的起源、演進及六書的分類法則,並分析文字、設計和語言之間的關係。第二部份則是以設計的觀點重新詮釋六書,並從產品中找出一些可以作為對應的設計實例,將這些實例做有系統的分析和歸納。第三部份則是分別從六書當中,找出一些代表性的文字,將這些文字的構成做進一步的分析和探討。並就其文字構成的方法,推演出產品造形的法則,將這些法則整理如檢查表的形式,提供給設計師在開發產品構想時可以參考的工具。第四部份則是實際以一燈具設計為例,依據前面所歸納整理的檢查表,實際進行構想的展開,最後提出一些設計成果。
案例二
師法六書的設計藝術欣賞2005 / 6 月號1
師法六書的設計
Learning Principles of Chinese Character for Product Design
林榮泰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教授
六書–師法自然的設計漢字是一種象形的文字,觀察漢字的造形不難發現大部分漢字的造形,都是從自然的實物轉換成平面的意像,經過千錘百鍊後,漢字的造形其結構和比例具有一定的美感。說漢字是師法自然的設計也不為過,許慎的《說文解字敘》就是最好的證明,
摘錄如下: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取法於地,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(儀)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易八卦,以垂憲象。及神農氏,結繩為治而統其事,庶業其繁,飾偽萌生。黃帝之史倉頡,見鳥獸蹄迒之跡,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,初造書契,百工以乂,萬品以察,蓋取諸「夬」。
漢字基本上是處理造形的創作,既是「師法自然」的設計,其造形存在許多共通的原則。古人將漢字的構造規則歸納為六種原則,稱為「六書」,即象形,指事,會意,形聲,轉注,假借。其中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四項是造字的原理,稱為「造字法」,而轉注、假借兩項是使用的方法,稱為「用字法」。既然漢字的形態在結構和比例上是如此優美,如果能善加利用,再從平面的文字意象,轉換成實物的造形設計,必能在造形設計上維持一定的水準。然而漢字的構成包含形、音、義三個要素,其中和設計比較有關的是在形和義的部分,如果在從平面的漢字轉換立體產品的過程中,能將漢字形和義的特性融入到設計中,則設計出來的產品造形會更具意義性,同時也能很快地得到共鳴。因此,本文首先簡要說明漢字如何從師法自然,轉化成平面的象形文字,再探討如何從平面的象形文字轉化到日常生活產品的立體造形,尤其是從平面的文字意象轉化到立體的產品造形該如何運作,提出一些看法和設計實例,作為設計工作者在運用時的參考。漢字是先人造形智慧的結晶,不但與現代設計理念有許多不謀而合的地方,其中也有許多的設計意涵與產品語意學相呼應。
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看,在經濟全球化,生活地球村的風潮影響下,各國的產品設計呈現一致性的國際風格,缺乏各自的特色,無法顯示出區域性的文化特質。由於近年來在消費者導向的設計趨勢下,人們開始喜歡個性化、差異化的產品,甚至尋求具有文化認同、表現文化特色的產品,世界各國亦發展出強調自己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,例如,義大利風格、日本風格、德國風格、北歐風格等。各國不同的產品風格,所呈現的設計差異,正是全球化下產品設計「同中求異」的趨勢。以最近流行的東方風或中國風來看,在地化成為產品設計的新契機。在「同中求異」的趨勢下,各國無不想盡辦法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,融入在地化的中國風,以利產品能在中國的消費市場得到共鳴。例如圖1 的設計,從產品的造形和功能來看,這是一個存放CD 的架子,和一般CD 架不同的是,這個設計是從漢字「冊」的造形所發展出來。「冊」在古代所代表的意思是一篇文章,因為文字都是用竹簡書寫,將許多竹簡編串在一起,就成為一冊。運用漢字意涵和造形在設計的發想上,就是將在地的文化融入到產品設計的一個例子。
案例三
談中國文字的起源
朱歧祥
靜宜大學中文系教授
文字學理論上是一門科學的學問。文字學家的定位是科學家,在研究方法上講求嚴謹的理性的證據,追求絕對的真,這與研究思想、文學的重點稍有不同。
中國文字是源自圖畫。我們對比中國境內新石器時期的岩畫和甲金文字形的特徵,無論是圖象的線條化、形體的由繁而省,由橫向豎,明顯的都是一致的。由圖畫過渡到象形文字,應是一客觀的文字流變現象。根據古文字刻寫的所在,可區分為陶文、甲骨文、金文、竹帛文、璽印錢幣文字等不同類型。其中主要屬於殷商的甲骨文是近代出土中最大宗而具系統的文字,但就時間而言,新石器時期陶器上零散發現的刻符,實遠早於甲骨。因此,這些刻符似乎應該是目前所見最早的文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